快搜 首页 设为首页 收 藏
首    页
儿 童 故 事
小 学 教 学
初 中 教 学
高 中 教 学
摄 影 知 识
新 闻 写 作
学 习 方 法
演 讲 口 才
影 视 教 学
家 园 安 全
科 普 百 科
下    载
我 要 投 稿
欢宸文化传媒相约您: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分享,每天收获开心!
国 务 院
福 建 省
长 汀 县
三 明 市
福建三钢
   

TOP

第36节:面对家长老师的评价
2016-10-13 17:06:03 来源:佳友学习网采编 作者: 【 】 浏览:2075次 评论:0
佳友爱新传媒网
孩子走进学校,脱离了父母的呵护,他敢不敢当众回答问题,有事敢不敢找老师,下课能不能和同学玩到一起,各种应对都出现了。

  12.3面对家长与老师的评价

  学习成绩的差别还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是老师与家长评判的差别。

  孩子成绩好的就可能受到表扬,成绩不理想的就可能受到批评。

  孩子今天成绩好,家长高兴,明天有点落后,家长要数落。

  家长还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你看,你就没有谁家的孩子学习好,你的考分就没有谁家的孩子高。

  家长和老师的评判都出现了。

  而这样的评判在孩子学龄前不可能出现。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对孩子实施教育。

  虽然总的原则是一样的,还要用微笑、欣赏、夸奖、鼓励、暗示、描述来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同时用逻辑中断法中断孩子的错误观念。但是因为孩子在学校的处境、学习水平的差异,肯定在实施家教时带来具体的针对性。

  希望家长找到正确的出发点。

  12.4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

  一定要理解,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每天都要出成绩,每天都在接受评判,不是考试就是作业,包括课堂上的提问,老师的评比。要充分理解孩子在比赛场上的这种心理。

  运动员在赛场上对成绩多敏感哪!

  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赛场上。

  幼儿时期没有这个压力,婴儿时期更没有这个压力,一迈进学校就有这个压力。

  这时候,一定不要错误地对待孩子,一定不要因为家长的某种错误言语而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一定要特别理解孩子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面对老师、同学和家长时的心理。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用脱离孩子能力的高目标训斥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因势利导。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

  希望家长们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孩子今天考完试,在班里排了倒数第几名,请想一想,孩子在班里、在同学中、在老师面前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当他往家里走时,远远感觉着家长的那张面孔,预想到那个批评,他是一种什么心理?

  正确的批评态度与方法

  如果孩子学习落后了,退步了,你也夸奖,当然是不应该的。不能对孩子说,你退步得真好。

  可是用什么样的批评、什么样的指导、什么样的态度才正确呢?要探索。

  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而过度的批评可能使孩子灰心丧气。错误的批评完全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一时成绩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可能因为家里有了变故,也可能因为上学的路上怕别的孩子欺负,也可能因为新来的老师比较严厉,孩子不大适应。总会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原因。

  不批评不合适。

  但不了解原因,就可能错误地批评,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适度地批评,过于严厉地批评,都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一定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逻辑。对待孩子最正确的态度是,不管孩子现在的学习在班里是什么水平,都要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

  进步可以有多种比较,可以横向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落后于某些同学,或者超过某些同学。

  也可以竖向比较,孩子过去是一个成绩,今天超过了这个成绩,相对于他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对这个进步要充分肯定。

  希望家长们设身处地想一想,你小时候上学时,或者以你现在的年龄去参加一个成人学习,你是什么感觉?

  正确地理解孩子在学校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在评比成绩这个巨大事实,了解孩子每天的自尊心、荣誉感、学习中的全部表现都要得到明显的标志和衡量,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家长就能正确地对待孩子。

  12.5父母双方的角色都要正确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希望两位家长的角色都正确。

  我们在前面讲过,有几种家教方式是错误的: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打骂式;还有就是溺爱式、达标式、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

  有位家长说,她先生是前四种,她本人是后几种。

  十二种错误的家教模式,一个家庭里父母各担一半,这个是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催促式,一天到晚管束着孩子;那边是唠叨式、训斥式、打骂式。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也可能因为某一个家长的角色不对,把另一个家长基本正确的家教效果破坏了。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虽然可以有差异,但是基本角色应该正确。父亲对子女通常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溺爱;溺爱可以不得当,严厉也可以不得当。一看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没排到前几名,就训斥,就唠叨。找不到正确的角色。

  我认识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很爱孩子,但是,逢人就讲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多么不好,学习能力多么差劲,当着孩子的面就大谈他们的忧虑,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

  这种做法不对。

  那么,怎样对这个孩子实施欣赏、夸奖和鼓励?

  我问孩子,你平时喜欢上什么课呀? 
佳友爱新传媒网
21
Tags:第36节:面对家长老师的评价 责任编辑:一米阳光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37节:家长角色的特别重要 下一篇:第35节:因势利导的教育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佳友学习网免责申明:

1)、《佳友学习网》设立在于为网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属非商业性质的个人网站。本站的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或有侵害到你的权益,请您第一时间告诉本站,本站将立刻删除,联系方式:QQ:542759603 。本站的文献资料只供学习和参考,不得用于盈利等商业利益。在本站下载的资料,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
2)、我们在此声明,对您使用网站、与本网站相关的任何内容、服务或其它链接至本网站的站点、内容均不作直接、间接、法定、约定的保证。
3)、无论在任何原因下(包括但不限于疏忽原因),对您或任何人通过使用本网站上的信息或由本网站链接的信息,或其他与本网站链接的网站信息所导致的损失或损害(包括直接、间接、特别或后果性的损失或损害,例如电脑系统之损坏或数据丢失等后果),责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smjyax@163.com QQ:542759603 选择邮箱投稿请务必在发送主题上注明“投稿”字样,以便工作人员能及时处理稿件。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佳友理财推荐股票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