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搜 首页 设为首页 收 藏
首    页
儿 童 故 事
小 学 教 学
初 中 教 学
高 中 教 学
摄 影 知 识
新 闻 写 作
学 习 方 法
演 讲 口 才
影 视 教 学
家 园 安 全
科 普 百 科
下    载
我 要 投 稿
欢宸文化传媒相约您: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分享,每天收获开心!
国 务 院
福 建 省
长 汀 县
三 明 市
福建三钢
   

TOP

留守学生 乡村教师 空巢老人
2014-04-28 08:14:38 来源:佳友学习网采编 作者:梁国新 【 】 浏览:2605次 评论:0
佳友爱新传媒网
留守学生 乡村教师 空巢老人 南江县红四乡小学 梁国新 tel:13989150898 
【摘要】留守学生、乡村教师和空巢老人既是山乡显眼的灵动群体,又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弱势群体。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绝大多数都是空巢老人,肩负着照顾的重任;乡村教师肩负着关爱的重任;一边是家中空巢老人的过度担忧,一边是乡村教师的无边牵挂。乡村教师对留守学生的敦敦教诲往往都随着空巢老人的过分宠爱、迁就而付诸东流;乡村教师与空巢老人的观念差异,导致交流、沟通苍白无力……
【关键词】留守学生 乡村教师 空巢老人
留守学生、乡村教师和空巢老人是边远山乡的三道亮丽风景线,他们既拥有共性,又独具个性,相互交织,构成了独具山乡特色的风景画。
留守学生、乡村教师和空巢老人既是山乡显眼的灵动群体,又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弱势群体。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绝大多数都是空巢老人,肩负着照顾的重任;上课期间留守学生在学校度过,乡村教师肩负着关爱的重任;在上、放学路上,一边是家中空巢老人的过度担忧,一边是乡村教师的无边牵挂。另外,留守学生在家绝大多数不服空巢老人的管教;反而空巢老人对留守的学生百依百顺,一忍再忍,一让再让,铸就留守学生滋生很多恶习,又反作用于空巢老人,在学校又为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少烦恼;乡村教师对留守学生的敦敦教诲很多时候都随着空巢老人的过分宠爱、迁就而付诸东流;乡村教师与空巢老人的观念差异,导致交流、沟通苍白无力……面对残酷而无奈的现实,身为一名边远山乡教师沉思很久,悟出一点思路,供乡村教师分享和互勉。
乡村教师要耐心宣传和解释。一是借助家长指导空巢老人如何照管自己家里的留守孩子,例证过于宠爱孩子的弊端,诠释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重要性,讲清如何进行家校交流与沟通,说明家校长期保持联系的好处,给监护人汇报好孩子在校的种种表现并分析其原因等。二是借助《致家长或监护人的一封信》宣传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思路、或时令性育人方案等。三是结合学科教学或班队会渗透关爱空巢老人的思想,指导孩子如何关爱空巢老人——帮空巢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儿,或为空巢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洗头、洗脚、梳头、陪着空巢老人聊天或散步、讲述学校的新鲜事儿等)。四是找点时间给孩子讲述或例证关爱空巢老人的好处——既对别人有益,又对自己有利。
布置特殊作业,要求孩子参与实践。乡村教师要硬性要求孩子在周末或节假日帮助空巢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儿,或为空巢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或陪空巢老人聊聊天,或为空巢老人讲点学校里的新鲜事儿,或陪空巢老人散散步等等,并写下关爱日记。返校后,乡村教师一是督查孩子写的关爱日记,二是想方设法回访空巢老人,以此督查督办孩子在家关爱空巢老人的举动。
召开经验交流会,分享孩子们的关爱言行。借助班队会或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关爱言行。在交流会上,重点要求学生交流在家关爱空巢老人的具体做法,让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以求互补,主旨在于让孩子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开展得更好、更完善,利于可持续开展,利于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举办关爱空巢老人感人事迹报告会,深化孩子的情感。乡村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时空,主要让孩子参与。学生可以毛遂自荐,也可以由学生们举荐,还可以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或交流会上获取的信息,安排学生讲述自己或身边人对空巢老人关爱的感人事迹,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和感情震撼,激发或督促大家力争上游。
写关爱空巢老人感言,进行展评。“言为心声。”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关爱空巢老人的感受收获记录下来,也可以写写身边人关爱空巢老人的见闻和感悟,并及时进行展评或推荐到网站或刊物发表。展评和外宣,既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给学生搭建张扬的平台,也可以为学生搭建练笔的机会——“功到自然成嘛!”
评选“爱心孩子”。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评选一次“爱心孩子”,分为“初评”和“升级”,实行“星级管理”,必须注意的是,评选活动务必民主、公开、公正、公平。此举重在对学生的所作所为进行认可,给学生以激励和自信。“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的成绩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利于学生常态化、持久化关爱空巢老人。
试想,这样一来孩子爱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更爱孩子,学生爱教师,教师更爱学生,空巢老人理解教师,教师更理解空巢老人……一个充满关爱、博爱、祥和、包容、孝道的人际圈形成了,其乐无穷!学生在关爱空巢老人的历程中,既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可谓:一矢多雕!
诚然,乡村教师要调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耐心、恒心、爱心、事业心。相信:执着的彼岸就是辉煌!
佳友爱新传媒网
18
Tags:留守 学生 乡村 教师 责任编辑:佳友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快乐的运动会 下一篇:我借到老师的书了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佳友学习网免责申明:

1)、《佳友学习网》设立在于为网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属非商业性质的个人网站。本站的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或有侵害到你的权益,请您第一时间告诉本站,本站将立刻删除,联系方式:QQ:542759603 。本站的文献资料只供学习和参考,不得用于盈利等商业利益。在本站下载的资料,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
2)、我们在此声明,对您使用网站、与本网站相关的任何内容、服务或其它链接至本网站的站点、内容均不作直接、间接、法定、约定的保证。
3)、无论在任何原因下(包括但不限于疏忽原因),对您或任何人通过使用本网站上的信息或由本网站链接的信息,或其他与本网站链接的网站信息所导致的损失或损害(包括直接、间接、特别或后果性的损失或损害,例如电脑系统之损坏或数据丢失等后果),责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smjyax@163.com QQ:542759603 选择邮箱投稿请务必在发送主题上注明“投稿”字样,以便工作人员能及时处理稿件。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佳友理财推荐股票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