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友爱新传媒网
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创造奇迹,就怀疑奇迹产生的可能性,正如井底之蛙一样,因为没见过真正的天空,就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从“奇迹”一词诞生以来,奇迹就在世间不断上演。那些奇迹的创造者一开始也都是些默默无闻的凡人,一旦创造奇迹,他们就立刻被戴上“神人”的光环,让人觉得望尘莫及。但纵观奇迹的创作者,他们其实与凡人90%是相同的,只有10%的不同而已。
在网上百度一下“高考奇迹”,就会蹦出许多的相关信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创造高考奇迹的“神人”有三个共同的特征:超强的成功信念,疯狂的复习制度,高效的学习方法。
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高考奇迹实例:谢咏殊,一位三年来文化成绩一直很差的美术生,4月5号的模考成绩——文综97分(300分制) 、语文70多分、英语30多分、数学12分、总分217分,经过短短的两个月近乎魔鬼般的冲刺,取得最终高考成绩——文综252、语文126、英语109、数学115、总分602的高成绩,60天提高近400分,创造了整个城市的神话,考取了南开大学经济系,并获得了政府和父母单位资助的共25万奖励金。
谢咏殊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第一条便是“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他认为坚定信念对能否成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成功,就必须拥有强烈的动机,要有考上高分的理由,不能认为考不考得上无所谓,如果你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就最完美的梦想,你的态度必须占到100%,成功的态度决定一切。其次,谢咏殊给自己制定了一套魔鬼式的复习制度。他一天平均睡三四个小时,一天20小时中,5张文综合5小时,回顾错误2小时;4张英语5小时(英语每天背200~300个单词),回顾错误2小时;5张语文或5张数学任意时间做。最后,谢咏殊特别讲究学习方法。学科复习交替进行;英语单词记忆听、记、读、写结合,数学先过公式关,语文先过背诵关、作文关,然后再做高考题和模拟题;根据记忆遗忘规律,强调20分钟后必须复习。就是凭借这三件法宝,他创造了奇迹。
他的做法在常人看来讲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他疯狂的作息制度,但他却确确实实这样做了,而且做成功了。这让人不得不感叹,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因为他做了别人不愿做、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
佳友爱新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