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都知道,做一名共青团员是光荣的,这不仅仅是由共青团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还因为共青团有一部光辉的历史。在新世纪初,回顾共青团的光荣历程,了解前辈的英勇业绩,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团的性质、任务的理解,增强做一名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提高团员意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团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焕发青春风采。
一、为建立新中国英勇斗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暴风雨中诞生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就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劳苦大众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拯救祖国,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正确出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的建立做了思想和干部准备。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同时也发起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此后,北京、长沙、广州等地也相继成立团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也给中国青年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1922年5月在广州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从此,团组织实现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核心。建团时期,许多团的领导人和团员后来都成长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例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弻时、张太雷、恽代英、方志敏以及邓小平、聂荣臻等人,他们都曾是共青团组织的一员。这是我们共青团的光荣。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以后,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三大”的精神,接受了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于国民革命运动中。1925年1月,为了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上海召开了团的“三大”。这次大会决定把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组织以新的姿态投入革命斗争。在“五卅”反帝运动中,共青团按照党的要求,发动和组织学生和青年工人参加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反对日本纱厂资本家解雇和枪杀中国工人;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声援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工人群众。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共青团员和青年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走狗北洋军阀的武装斗争。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打败了数倍于自己的军阀吴佩孚的部队,被人们誉为“铁军”。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上海的广大团员、青年参加了党领导的三次武装起义,表现得十分机智勇敢。在北伐战争胜利的影响下,农村团组织更活跃,他们协助党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斗争土豪劣绅,发挥了重大作用。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在这严重时刻,青年团要领导工农青年群众,参加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发展农村斗争,促成工农和小资产阶级的联合,反对背叛民族利益的反动资产阶级,实现民主的专政。但是由于党内陈独秀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屠杀。在白色恐怖面前,广大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没有被吓倒,为了挽救革命,迎接新的革命高潮,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共青团于1928年7月于莫斯科召开了团的“五大”。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团的工作的经验教训,确定团的基本任务是:争取团结更为广大的劳动青年在党的周围,积极参加土地革命战争,参加红军和革命武装,为建立工农政权而奋斗。会后,各地团组织投入了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各根据地大批共青团员和青年,加入了红军,为了建立和保卫革命根据地而斗争。1933年8月建立的“少共国际师”,由中央苏区一万多名青年报名组成,其中共青团员占70%以上。同时,团组织还发动青年参加打土毫、分田地斗争,开展为红军运送粮食与枪械,缝制军衣等活动。共青团员和青年成为根据地建设中一支朝气蓬勃的重要力量。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加紧了对华北地区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为了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把共青团改造成为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团、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组织,广大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党中央于1946年10月发布了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各解放区的团组织带领青年参军支前,参加反霸、减租和土改斗争,在青年中涌现出刘胡兰、董存瑞等英雄,在他们身上反映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念。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于1949年元旦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要求在全国普遍建团。同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漫长的民主革命的艰苦斗争中,共青团在风雨中锻炼成长,成为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宝贵贡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假如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的突击作用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在土地改革中,广大团员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勇敢地投入了这场摧毁农村封建制度的斗争,成为巩固农村人民民主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参加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劳动模范和生产能手。
1950年,团员青年纷纷响应党中央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一道浴血奋战,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他们中间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从1953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有计划建设时期。1953年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了共青团的基本任务,要求共青团组织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建设祖国而忘我劳动,为建设祖国而发奋学习。在大会其间,毛泽东同志作了题为“青年团的工作要适合青年的特点”的重要讲话,并向全国青年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团的&ldquo佳友爱新传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