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精彩无弹窗免费!“梅川序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
学术自述(代序)
一次,京中一位老友在聊天时说:子善,你我这些年一直研究现代文学,都可算是文学史家了。我马上答曰:老兄当然当仁不让,我还不配。我并无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著,只主编了一册《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而已。不过,回顾自己的学术历程,如果把我定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特别是现代文学史料研究者,那倒是对的。
一九七六年十月,我调入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工作,由此正式开启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旅。我参与注释的是鲁迅后期书信(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部分),以及致外国友人信,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必须对这些鲁迅书信进行详细查考,可能的话,一字一句都要查明出处,弄清来历。这就逐渐培养了我对现代文学史料的浓厚兴趣,至今乐此不疲。
除了鲁迅,我先后不同程度地关注过的现代作家还有郁达夫、周作人、刘半农、徐志摩、梁实秋、台静农、林语堂、施蛰存、叶公超、叶灵凤、邵洵美、黎烈文、常风、张爱玲、黄裳、东方蝃!(李君维)等。至于文学社团和流派,我对创造社、新月派、新感觉派、左联、国际笔会中国分会、论语派、“张派”和共和国成立后的海外现代作家群等,也均有所涉猎。
从上述名单不难看出我的现代文学治学路向。这些作家在我研究之初,不是被湮没或打入另册,就是被曲解而任意贬损,我努力发掘他们的集外文,考证他们的笔名,编订他们的文集(或全集)、同时代人对他们的回忆录和中外研究资料集,为建立研究这些作家的文献保障体系而略尽绵力,目的只有一个:还中国现代文学史以本来面目。其实,当我把这些工作做到一定程度时,我的文学史观也就自然而然体现出来了。
我必须承认,我不擅长宏观研究,对理论探讨也缺乏兴趣。我一直认为,已有那么多同人在为此竭尽全力,少我一个根本无关宏旨。我喜欢的是呈现史料,让史料本身说话,不喜欢过度阐释,不喜欢文学史研究为这个那个服务,尤其不喜欢喝了几滴洋墨水,就生吞活剥时髦理论,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过去的还是现在的。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我为之入迷的是什么?那就是发掘、辑佚、校勘、目录、索引、版本、手稿、笔名、日记、书信、毛边本、签名本……这些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前研究者很少,现在也并不很多,还有许多许多工作可做,做好了一定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仍将继续在这条长途上跋涉。
(原载《关东学刊》二〇一七年第十一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风吹樱落,浮生清泽 都市无敌战神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终极兵王 妻不厌诈,老公总想套路我 远古战神 都市狂仙 拒婚老婆么么哒 大小姐的王牌保镖 青城山庄 都市全能狂少 变强就对了 都市传奇高手 无敌修仙高手 护花高手闯都市 都市狂医 海贼:我有大虚面板 创世至尊 都市:逆天从成为蜂王开始 捡到一只喷火龙